據悉,“青苗關愛工程”是針對城鄉困難家庭患大病兒童實施的一個慈善項目,是在發揮政府各項保障制度的基礎上,充分調動社會的積極性,通過慈善救助的形式為貧困重癥患兒提供的一種補充性的幫扶機制。
江西省副省長洪禮和在全省工業工作會議上強調,為了克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,2009年江西要進一步抓好特色產業,加速推進“四個一”項目,從而做大工業總量、優化工業結構。記者了解到,特色產業是江西工業經濟的支撐和脊梁,而四特酒科技工業城則是“四個一”項目之首。?
目前,作為江西食品工業龍頭的江西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四特)正在尋求白酒文化與白酒產業結合發展之路,已開始著手籌建四特酒科技工業城和四特酒文化城的建設,旨在弘揚四特酒五千年的文明史,不斷提升四特酒的品牌內涵和品牌效益,使四特酒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工業經濟更好地相互促進。?
不斷革新加速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?
四特董事長兼總經理廖昶表示,1952年政府在原“婁源隆”酒店(始于清代光緒年間)的基礎上成立了國營樟樹釀酒廠,并開始著手對四特酒的挖掘和研制。當時,設備和條件極為簡陋,加上廠長在內僅5人,工人的勞動強度極高。盡管如此,工人們靠著“釀出好酒為人民”的信念,經過5年的苦心鉆研,終于在1958年釀成了完全符合傳統風味的四特酒。?
由于四特酒自成一家、別具特色。1959年周恩來總理在廬山品嘗四特酒后,贊譽它“清香醇純,回味無窮”。?
曾經輝煌的四特人驕傲地認為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突出產品質量和口感上,卻忽視了包裝、產品線、品牌推廣等一系列工作。而在市場經濟形勢下,這就使得四特酒的市場嚴重萎縮。?
2005年7月9日,在原江西四特集團的基礎上,通過體制改革,成立了中外合資企業———江西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。新公司從產品開發、市場統籌、內部管理、硬件建設等各方面對老四特公司進行了全面革新。?
實施了新的管理模式后,四特一改過去統包、松散、缺乏激勵與約束機制的狀況,經濟增長每年平均以兩位數向前邁進,2002年工業總產值為11900萬元,到2007年達到86047.8萬元,增長了623.1%,銷售收入由2002年的37282萬元發展到2007年的108378萬元,增長了190.7%,上繳國家稅金由2002年的6531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21137萬元,增長了223.6%。在全國白酒行業中綜合排名接近第10名,2007年在全國飲料制造業百強納稅企業中位居第71位。?
品牌升級化挑戰為機遇應對危機?
在談到應對全球經濟危機這個話題時,廖昶說,只有以國際化的標準做大做強企業,加強品牌升級,才能在全球經濟危機中化挑戰為機遇,從而將“四特酒”這一國粹精品更好地傳承發展。?
長期以來,對產品質量的堅持讓四特的擴張性品牌傳播有了雄厚的基礎。盡管近年來國內外糧食價格不斷攀升,但四特酒依然堅持采用整粒贛鄱貢米進行“純糧釀造”(從“紅石古窖”到“秘方古法”,從“特殊封存”到“歲月沉香”)。四特在酒體的提純和分子研究方面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,近期進行的納米科技攻關也已取得多項實質性進展。?
同時,四特對國內外市場進行精心研究,對產品線進行了重新的疏理和規劃。根據不同特點的勾兌特技,結合目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,開發出了多個系列的不同產品。在保持老字號產品特色不變的前提下,注入新的市場活力。?
四特的品牌文化體現在新產品的開發中,以中檔產品搶占市場,以高端產品提升品牌價值。為了提升品牌效益,四特在2002年之后,堅持實施品牌發展戰略,并有力維護品牌權益,打擊假冒四特品牌的侵權行為。2004年,四特獲得中國馳名商標。2008年,四特在獲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以后,又相繼通過了HACCP食品安全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。?
廖昶告訴記者,品牌升級是一個綜合工程,涉及營銷、管理、人才和企業凝聚力和社會責任感等方方面面。?
四特在營銷模式上也不斷創新。由過去的統包、分散、游擊式的只重視數量的營銷方式,轉變成向質量效益的營銷模式。加強人才引進、品牌宣傳、產品調整等,完善營銷制度和流程管理。?
此外,四特還加強基礎管理。改變過去的作坊式管理模式,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,改革組織結構和薪酬體系,完善績效考核,增強激勵機制,更增強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。
地址: 江西省樟樹市藥都北大道11號 聯系電話: 400-1117-999
Copyright ? 2009-2013 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23 贛ICP備05003994號-1